《注意!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!》我们该如何应对
比如:
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(shuāi)。”
“远上寒山石径斜(xié)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”
“一骑(qí)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
……
小编记得,原来这些字在诗中,都读古韵,衰在诗中本读cuī,斜在诗中本读xiá,骑在诗中本读jì。因为很多人,常读错,所以现在给规范化了。
为此,小编询问了知名微信育儿公众号“贝儿爸爸”(同时是贵州网的总编辑),正巧,“贝儿爸爸”前些天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。
语言标准描述主义和规范主义的较量
年前,“贝儿爸爸”的女儿的班级家长群里,产生了一场小讨论。
原因是老师教了孩子一首诗,《长歌行》:
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
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
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其中“焜黄华叶衰”一句中,“衰”字到底读【shuai】还是读【cui】,让大家有些分歧。老师教得是【shuai】,而有几位家长觉得应该读【cui】。
“贝儿爸爸”觉得,大可不必这么较真。
翻开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,可以看到“衰”有两个读音,1220页【shuai】音目前的现汉里面的首选读音,而223页【cui】音处于特殊状态,基本上不使用。
这两个读音如何运用,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。所以,这里可以肯定,在授课的时候,老师用现汉中的标准读音【shuai】教学,是没有问题的。特别是低幼孩子对读音还刚接触的时候,按照现有规范来读,便于理解。
另外,深层来看呢?具体读哪个音,也要根据语境来分析。
“衰”字,读【cui】时候,是形容体量,特指275页的词组“等衰”。另有丧服的意思,同缞。
读【Shuai】时,常指“气色衰老”,比如衰迈,衰败,衰落。
在字音之辩上,我们熟悉这个字,常举例的一首诗是,贺知章的《回乡偶书》: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两个音都有争议。现在很多研究,读cui,因为古音韵文里,广韵读seoi一声。
中国太大了,音韵随地域的不同而不同,也随时间的不同而与时俱进。【cui】【sui】的读音,比较偏南方语系,而【shuai】读音下的北方孩子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。
在现代普通话语境里,我个人偏向将这首诗中的“衰”读【shuai】,因为鬓毛形容衰老,是没有问题的。很多人拿回字来说,【cui】压【hui】的韵。但实际上,这首诗,最终的现代读音韵脚压在了“何处来”上。
回到《长歌行》:“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长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”
“衰”的读音,“贝儿爸爸”偏向读【cui】,因为这里有两个关键词,“华”读花,现汉559页中,华古音读花,有繁盛的意思,为什么不是光鲜亮丽的意思呢?因为另外一个关键词“焜黄”已经表现了色彩的意思,所以这里“华叶衰”,更有秋天,本来繁盛的枝叶,渐渐变黄、衰落的意思,可理解是一种体量上的落下,落叶归根。又与后面的“西归”相对应。另外辉、归、悲的韵脚也可作为旁证。
总的来说,这种字音的变迁,是矛盾的。语言学家的工作方式是描述主义的,注重语言在生活的转变;但这种工作成果却有时是规范主义的,新的标准往往与旧的标准有冲突。
在考试中如何应对字音的变化呢?
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,因为有争议,所以各个地方其实教学的规定也是不一样的,甚至不同时期的标准答案都是不一样的,有的地方读【cui】,有的地方读【shuai】;有的年份规定读【cui】,有的年份读【shuai】。一些词的规定上,现代汉语辞典每个版本也都规定的不一样,这一点上了小学让老师去解释就好了,那时候标准答案是什么,就和孩子说一下,当做拓展知识了。那时候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以接受了。
可以简单理解为,唐朝人写的时候可能读【cui】,但是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,渐渐有些韵脚读成【shuai】更合适,有些保持原音读成【cui】更押韵。
相比“衰”的古音和现音,刘禹锡《乌衣巷》中“斜”字普遍共识的解释更为清晰:
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
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“斜”在中国古代时期的读音为【xiá】。“斜”字作韵脚,在韵律的要求下读为【xiá】;如果“斜”虽在古诗中,但不作韵脚,则读【xié】。
其实对于这个读音,不用太拘泥于古音韵怎么读,教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不同,地域不同而变通。
如果一个唐朝人站在我们面前说话,可能我们现有的韵文音调体系全是错误的。
在教学中,以现汉【shuai】为基准教学孩子,是没有问题的。这样既可以方便孩子理解,也可以在考试中有一个统一的基准。
而【cui】的音,等待孩子长大,有了一定知识积累,再去增进理解,或者深入研究,就可以了。
语言是灵动的,不能没有标准,也不能拘泥不变。这个标准就要根据具体情境场合来随机应变了:古音韵是一种学术参考;每年的现汉字典是一个标准;书本上的答案为考试服务。这些标准在不同场合、不同时间是不一样的。最终让孩子在写作、朗诵时,可以灵活运用,真正感受文字之美才是目的。
当然,在有标准答案的试题里,我们要和孩子讲清楚,考试时以标准答案为准才不扣分。
- ·2019遵义产区·名优酱香白酒神州行(开封
- ·专家刘双立:刀尖上的雕塑家
- ·刘双立:心怀敬畏,雕琢极致
- ·医美整形专家刘双立:从手术到艺术的整形
- ·云集微店是什么?云集微店怎么样?现在加
- ·《以喜欢的方式去生活》
- ·少年正气说马克老师:培养有正气的五心少
- ·遇见萤火虫精灵,来安徒生童话乐园畅享一
- ·群星演唱会+斗牛大赛,五月初五施秉县嗨
- ·看,学校门口那大写的“人”字——濮阳六
- ·兰心《遇见爱,遇见更好的自己》新书发布
- ·首部纳西族母语微电影《守望雪山》首映礼
- ·《中国冰雪儿童文学·童话卷》由黑龙江少
- ·段立欣幻想文学精品系列出版,众多名家推
- ·问学智能时代 培养未来英才——中小学教
- ·“寻找中国好教育·县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